加密货币行业已远非多年前的模样,它早已突破意识形态的束缚,成为每个人绘制不同未来的画布。稳定币作为连接现实世界与未来的关键纽带,其重要性正与日俱增。
稳定币的定义与核心机制
稳定币通常是以美元计价的负债,由等值或更高市值的资产支持。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 法币抵押型:完全由银行存款、现金或低风险现金替代品(如国库券)抵押
- 超额抵押债务头寸(CDP)型:主要由加密原生资产(如ETH或BTC)超额抵押
稳定币效用的根本决定因素是其与基础参考资产(美元)的"锚定"。这一锚定通过两种机制维持:一级赎回和二级市场。首先,能否立即将稳定币负债兑换为等值的储备资产?其次,是否存在一个深度持久的二级市场,让参与者能够以锚定汇率买卖稳定币?
我们认为一级赎回是更可持续的锚定机制,因为二级市场具有不可预测性。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存在许多低抵押或算法稳定币的尝试,这些缺乏实际支撑的项目不在本指南讨论范围内。
区块链技术的基础支撑
区块链是一个全球性的"记账系统",包含个人资产、交易记录以及交易规则和条款。例如,Circle的稳定币USDC基于ERC-20代币标准发行,该标准规定了成功代币转移的规则:从发送方账户扣除一定金额,同时向接收方账户增加相同金额。
这些规则与区块链的共识机制相结合,确保没有用户能够转移超过其持有的USDC数量(通常称为双花问题)。简而言之,区块链就像一个只追加的数据库或复式记账系统,具有初始状态并记录其闭环网络中发生的每笔交易。
区块链上的所有资产,包括USDC,都由链上账户(EOA或钱包)或智能合约托管,这些账户可以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接收和转移资产。EOA所有权通过底层区块链的公私钥加密方案强制执行,将每个公共地址与私钥一对一绑定。智能合约则根据预先编程的透明逻辑持有和交易稳定币,使得链上组织能够无需人工干预即可编程式地交易稳定币。
稳定币的发展历程
Tether:王者的诞生
2013年,加密货币市场还处于蛮荒时期,主要交易场所是Mt.Gox和BitFinex等交易所。Phil Potter带着华尔街背景和务实眼光进入加密货币领域,他敏锐地发现了市场瓶颈。他的解决方案很简单:一种"稳定币"——由美元储备支持的美元计价的加密货币负债,让交易者能够用美元计价负债对冲交易所和市场波动。
2014年,他将这个想法带给当时最大的交易所之一BitFinex,最终合作创建了Tether。这个独立机构拥有必要的货币传输许可证,能够与银行、审计师和监管机构等更广泛的金融网络集成。
DAI:首个去中心化稳定币
Rune Christensen在加密货币萌芽期就发现了它,并很快自称为"比特币人"。他是典型的加密采用者,将BTC和区块链视为逃离不公平和排他性金融秩序的门票。2015年,在目睹BitShares"首个"稳定币失败后,Rune与Nikolai Mushegian合作设计和构建了一种以美元计价的稳定币。
与Phil不同,他既缺乏执行类似Tether策略的人脉,也不愿意构建依赖传统金融系统的解决方案。以太坊的出现为Rune提供了创作平台,他能否使用原生资产ETH发行基于它的稳定币?如果基础储备资产ETH像BTC一样波动,系统如何保持偿付能力?
Rune和Nikolai的解决方案是MakerDAO协议,该协议基于以太坊,于2017年12月上线。MakerDAO允许任何用户存入100美元的ETH并接收固定数量的DAI(例如50美元),创建由ETH储备支持的超额抵押稳定币负债。
当今稳定币产品生态
稳定币的基本承诺是:任何持有者应该能够随时将一个稳定币兑换为一美元,没有任何折扣且交易摩擦最小。实现这一等价承诺的基石是健全的资产管理、储备透明度、卓越运营、流动性、托管集成、开发者可访问性以及来之不易的监管许可。
鉴于早期稳定币发行者的巨大成功,当今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目前至少有200种稳定币,未来可能会有数千种。这种冲击可能会分散流动性、降低用户体验并蒸发追逐下一个大事件的 venture capital 美元。
稳定币的三大应用场景
交易:征服中心化交易所(CEX)
Tether的创建故事以及Circle、Coinbase乃至现在与币安的合作并非偶然:加密货币的本质是投机,中心化交易所仍然是大多数加密用户旅程的首选(2024年交易量约19万亿美元)。
在交易所内部,可用作保证金抵押或形成基础货币对的稳定币(如Coinbase上的BTC/USDC)对寻求无缝进出市场的交易者具有更大效用。
收益:去中心化金融(DeFi)集成
从经济角度来看,品牌可以定义为公司或产品比其商品化竞争对手产生更高利润的能力;沃伦·巴菲特引用的经典例子是可口可乐在 soda 市场中的地位。目前,USDC和USDT具有毋庸置疑的品牌价值,即使不是完美无缺。
由于先发优势和网络效应,USDT(以及在较小程度上的USDC)能够比缺乏品牌认可度的新竞争对手产生更高的浮动回报。
支付:引导分配
如果加密货币是赌场,稳定币是筹码,那么玩家最终需要兑现。毕竟,你不能用筹码支付晚餐费用。然而,兑现这些筹码对主要通过浮动资本货币化的稳定币发行者来说在经济上是有害的。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稳定币必须变得实用,而不仅仅是投机;Circle的支付网络是Circle试图围绕USDC创建附加功能以货币化流动性的典型例子。
常见问题
稳定币与普通加密货币有何区别?
稳定币旨在保持价格稳定,通常与美元等法定货币挂钩,而普通加密货币如比特币和以太坊价格波动较大。稳定币通过资产抵押或算法机制维持稳定性,更适合作为价值存储和交易媒介。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稳定币?
选择稳定币应考虑几个因素:发行方信誉、储备资产透明度、监管合规性、流动性和使用场景。法币抵押型稳定币通常更安全,而去中心化稳定币则提供更多自主权但风险较高。
稳定币是否存在风险?
是的,稳定币也存在多种风险,包括抵押资产风险、智能合约漏洞、监管不确定性和流动性风险。用户应选择审计透明、监管合规且具有充足流动性的稳定币项目。
稳定币如何实现跨境支付?
稳定币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快速、低成本的跨境支付。传统跨境支付需要经过多个中介机构,而稳定币允许直接点对点转移,大大缩短结算时间和降低手续费。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与稳定币有何不同?
CBDC由中央银行发行,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形式,具有国家信用背书。而稳定币通常由私人机构发行,通过资产抵押维持价值稳定。CBDC更注重货币政策执行和金融稳定,而稳定币更强调创新和效率。
稳定币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稳定币正朝着更加合规化、机构化和互联互通的方向发展。随着监管框架的完善,更多传统金融机构将参与稳定币生态。同时,稳定币将与DeFi、跨境支付和传统金融更深度地融合。
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
想象一下,花费数年时间围绕稳定币构建护城河,却因监管机构强制下架而前功尽弃。这不是遥不可及的故事:当欧盟《加密资产市场(MiCA)法规》于2024年12月30日生效时,USDT在整个欧洲大陆的主要中心化交易所被下架。
虽然Tether的规模使其具备独特能力来应对这些挑战,但遵守全球法规对于进入关键市场和赢得关键分销合作伙伴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指南变得更加清晰,它们施加的限制改变了新老发行者的机会集和GTM策略。
稳定币:未来基础设施
加密货币的最大吸引力之一是将尖端技术商业化:BTC(资产)与比特币(网络)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催生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行业,该行业从密码学、分布式账本和零知识证明的学术边缘地带崛起。
不幸的是,向传统金融机构推销尖端技术常常会遇到阻力。我们的行业极难应对这种悖论。
即使有像Larry Fink这样的杰出人物公开宣称"代币化是金融市场的下一代",现实是区块链技术的采用对于要求监管清晰度的机构和寻求无缝体验的消费者来说仍然 painfully 缓慢和肤浅。
未来展望
在撰写本文期间,每周都会发布改变游戏规则的行业公告。这种冲击给企业家和成熟企业带来了可预见的恐慌和恐惧。市场走向何方?我应该关注什么?我是否已经为时已晚?
巨变才刚刚开始。同样,随着战场转向"银行即服务"稳定币基础设施,当今的竞争水平要求公司拥有统一的产品、市场进入策略和适应能力。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我们希望本实践指南能为稳定币发行和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提供及时而永恒的见解。
从威尼斯清算所到存管信托公司(DTCC),金融创新的漫长轨迹历史上一直朝着更高效率方向发展。我们越接近金融网络中所有节点都引用单一、全球、自我协调的记录系统(如互联网)的情况,我们就越接近终极效率。即使区块链不是最终形式,它显然也是我们今天拼凑系统的优越技术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