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稳定币成为市场关注热点,相关概念股表现活跃。随着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的正式通过,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及研究机构纷纷加大对这一领域的调研与布局。行业普遍认为,稳定币在跨境支付、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等领域将带来深远影响。
香港稳定币新规解读与市场影响
5月21日,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建立起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新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在香港发行或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稳定币机构,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这一举措旨在平衡金融创新与系统稳定,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合规框架。
分析认为,香港的监管实践或成为其他市场的参考,推动全球稳定币监管标准化进程。
稳定币市场现状与规模增长
稳定币市场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中信建投证券数据显示,过去5年间稳定币总市值增幅超过1100%。2020年时稳定币总市值约为200亿美元,而截至2025年5月,这一数字已飙升至2497亿美元。
泰达币(USDT)和USDC是目前市场的主流币种,分别占据超过60%和24%的市场份额。更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稳定币年交易量高达28万亿美元,超过Visa和万事达卡交易量的总和,并支撑了超三分之一的加密货币交易。
四大关键领域迎来发展机遇
1. 跨境支付效率提升
稳定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可实现近乎实时、低成本的跨境转账,显著优于传统SWIFT系统。广发证券指出,这一特性将推动稳定币在跨境业务中快速替代传统支付渠道,相关数字货币技术提供商将直接受益。
2. 银行IT与系统升级需求激增
新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升级系统以适应稳定币业务。从中信证券的分析来看,商业银行因具备资本、人才及合规能力优势,将成为稳定币发行与服务的关键参与者。这也带动银行IT、资产托管及交易系统技术服务需求大幅增长。
3. RWA通证化潜力释放
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WA)被视作稳定币的重要应用方向。应瑛表示,稳定币立法将加速RWA大规模应用,预计到2030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资产发行、托管、区块链支持等环节都将迎来新发展。
4. 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合作深化
多家科技公司透露,正与银行合作探索稳定币业务。合作模式通常为科技公司提供技术底层与创新场景,银行负责合规发行与资金管理,从而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稳定币赛道
近期,多家A股上市公司透露已开展稳定币相关业务探索并接受机构调研,主要方向包括技术储备、合规合作与场景落地。
- 中科金财:自四年前启动稳定币业务研究,与监管机构、产业专家保持沟通,计划与银行合作推进合规稳定币发行。
- 宇信科技:联合境外高校开展Web3零售支付研究,并依托数字人民币业务经验拓展境外数字法币业务。
- 天阳科技:已推出支持稳定币充值的信用卡产品,并完成发卡系统与区块链钱包的技术对接。
这些动向显示,科技企业正从技术支撑、合规咨询、系统改造等多角度切入稳定币生态。
常见问题
Q1:什么是稳定币?
稳定币是一种以法币、大宗商品或算法机制锚定价值的数字货币,主要特点是价格稳定,常用于交易结算、跨境支付和价值存储。
Q2:香港稳定币新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规要求所有在香港发行或锚定港元的稳定币发行人必须申领牌照,旨在规范市场、防范风险并推动负责任创新。
Q3:稳定币如何影响跨境支付?
稳定币通过区块链实现快速、低成本的跨境转账,有望逐步替代传统跨境支付系统,提升效率并降低费用。
Q4:RWA与稳定币有什么关系?
稳定币可作为RWA的流通媒介和价值锚定工具,将房地产、债券等实体资产转化为链上数字资产,提升资产流动性和可操作性。
Q5:普通用户如何参与稳定币生态?
用户可通过合规交易平台购买、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汇款、支付或作为加密市场交易的中介货币。👉了解稳定币实用场景与最新动态
Q6:银行在稳定币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银行通常作为稳定币的发行方、储备资产托管方及零售代理渠道,凭借其资本实力、风控体系和客户网络发挥核心作用。
稳定币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产物,更是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世界的关键桥梁。随着监管框架清晰、技术持续成熟、生态合作深化,稳定币有望在跨境支付、资产数字化及金融包容性提升等方面发挥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