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作為領先的智能合約平台,在過渡到權益證明(PoS)機制後,網路安全和 ETH 使用方式發生了重大轉變。權益證明機制要求用戶將 ETH 存入以太坊信標鏈質押合約中獲取收益,這標誌著透過 PoS 對網路安全的承諾。根據數據,這是在以太坊超過 900 萬個活躍節點的廣闊網路上運行的背景下進行的。
目前有超過 3,200 萬個 ETH 被質押,質押比率占以太幣總值的 27%。這龐大的資金池為再質押和流動質押的概念提供了基礎,刺激了相關協議的發展,以期充分利用這些閒置資本並從中獲利。
什麼是再質押?
再質押協議連接以太坊共識層和 ETH 持有者,持有者不直接在以太坊上質押,而是將他們的 ETH 存入協議中。這些協議發行代表質押 ETH 的合成代幣,被鎖定的以太幣代幣可以在各種 DeFi 應用程式中使用。
重新質押和流動性質押協議為 ETH 持有者提供利用資產的新途徑,同時為以太坊區塊鏈提供安全性,為 DeFi 提供流動性,是支撐區塊鏈技術不斷發展的創新方式。
EigenLayer:再質押協議的領導者
EigenLayer 於 2024 年 4 月 10 日正式在以太坊主網上線,是一個以太坊中間平台,位於第 1 層網路和其他應用程式之間,允許它們進行互動。作為目前唯一提供 ETH 再質押的去中心化協議,EigenLayer 部署智能合約,讓質押者在相容協議上重新質押他們的 ETH。
自 2023 年 6 月首次問世至今,EigenLayer 取得了巨大的成長,價值超過 100 億美元的 ETH 透過其重新質押,使其鎖定總價值(TVL)高於許多主要 DeFi 平台。EigenLayer 的快速崛起說明市場對再質押的明顯需求及其為用戶帶來的額外獎勵。
👉 探索更多質押策略
主動驗證服務(AVS)生態
隨著 EigenLayer 在主網推出,以太坊正式進入了「AVS生態」的時代。AVS(主動驗證服務)可能涉及新的區塊鏈、數據可用性層、虛擬機器、預測網路、跨鏈橋等任何項目。
AVS 是區塊鏈和分佈式系統中的一種技術,在 EigenLayer 上運行,直接使用再質押資金提供包括數據處理、儲存等網路服務,可用來增強區塊鏈網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再質押的運作機制
EigenPod 的核心作用
EigenLayer 上的重新質押允許其智能合約對使用者質押的 ETH 加上額外條件,這是將以太坊安全性擴展到其生態系統中協議的方式。如果重新質押驗證者沒有履行 AVS 的職責,他們的 ETH 質押可能會被削減。
這是透過鏈上削減合約和稱為 EigenPods 的特定智能合約來實現的。EigenPod 可視為位於錢包和質押之間的附加帳戶,質押提款與獎勵都必須經過其進行,然後才能進入驗證者的帳戶。
兩種再質押方式
原生再質押(Native Restaking)的資產仍然鎖定在以太坊主網上。用戶在主網上質押的同時,可以選擇參與再質押協議 EigenLayer,協議設置智能合約,允許已經質押的資產在保持原始質押狀態的同時,被引用到其他協議中。
然而,執行本地再質押需要質押至少 32 個 ETH,並且參與者需要直接管理一個以太坊節點,這提供了更高的進入門檻。
流動性再質押讓用戶在質押資產的同時仍能保持資產流動性。初始質押時,質押平台會提供流動性質押代幣(LST)作為回報,使用者就能在 DeFi 應用程式上像使用任何其他代幣一樣使用這些 LST。
用戶可以使用少於 32 個 ETH 的資本參與以太坊網路驗證並收取驗證獎勵。EigenLayer 目前支援多個 LST 的質押,包括流行選項如 Rocket Pool Ether (rETH)、Lido Staked Ether (stETH) 和 Coinbase Staked Ether (cbETH)。
再質押的關鍵價值
集體安全性與資本效率
再質押的核心是匯集用戶資金的過程,透過流動性再質押,質押的資產被匯集在協議的智能合約中。這些池中代幣為數據可用性層提供動力,新的區塊鏈協議可以利用該層來增強安全性。
再質押提供集體安全性的能力,對於任何區塊鏈協議來說都是一個重要面向,尤其是需要強大安全基礎設施的新區塊鏈。通過將資產重新利用,多個協議能共享相同的經濟擔保,提高了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性。
經濟效益與創新促進
再質押最明顯的好處是可以為質押者帶來更多的回報。雖然質押獎勵的比率會隨時間波動,但透過重新質押,使用者能夠使用來自多個其他協議的獎勵來補充 ETH 質押獎勵。
ETH 重新質押的另一個主要好處是降低在以太坊上建立新協議的成本。在再質押到來之前,新協議必須經歷開發自己驗證器網路的昂貴過程。現在,新協議可以利用以太坊完善的驗證器網路。
風險與挑戰
削減風險與中心化擔憂
削減是權益證明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維持參與者的誠實。然而,削減的性質意味著它也會對人們產生負面影響,即使他們沒有對網路造成任何明顯的傷害。
透過重新質押,必然會增加遭受削減的風險。驗證者將受到額外的削減條件的約束,從而增加維持誠實行為的風險。
雖然重新質押有助於在生態系統中保留更多的 ETH,但必須知道的是,質押的 ETH 是不可用的。即使取消重新質押,可能需要比提取它時等待更長的時間。
如果更多再質押協議以更高的質押獎勵承諾吸引足夠多的人,這可能會導致獨立質押者的減少,以及更多人透過此類協議質押。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可能導致質押變得更加中心化。
技術與監管風險
有些人認為,使用以太坊的驗證器網路作為池化安全的基礎可能會對基礎網路產生不穩定的影響。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曾警告,某些用例可能會給生態系統帶來很高的系統性風險。
加密資產的監管環境仍在不斷發展,再質押涉及將資產重新利用於不同的金融協議中,這可能需要符合不同的金融監管法律和規定。用戶需要確保他們的再質押行為符合當地的法律和監管要求。
EigenLayer 的發展與生態建設
EigenLayer 在上線前就開始積極佈署活動,分階段啟動主網以確保協議的安全性和效能。通過逐步推出主網的功能,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潛在的風險。
EigenLayer 通過空投機會吸引質押代幣者,邀請 AVS 節點營運者與更多的主動驗證服務商加入網路中,並承諾為這些專案服務並提供安全性。
在融資方面,EigenLayer 於 2022 年 8 月份完成種子輪融資,2023 年 3 月完成 A 輪融資,2024 年 2 月更以高達 100 億美元的估值募到 1 億美元,成為估值百億的加密獨角獸。
未來展望
再質押代表了區塊鏈技術的變革性飛躍,強化抵押資產的實用性和有效性。透過啟用質押 ETH 的再質押,再質押協議不僅強化區塊鏈安全性,而且還開闢了產生收益的新途徑。
再質押機制不僅是一種資金運作策略,更代表著區塊鏈技術演進中的一個關鍵轉折點。它通過有效地結合資本運作與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以太坊網絡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也為 DeFi 創造了新的經濟模型和收益渠道。
然而,再質押機制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和風險,這需要市場參與者、開發者和監管者有更深的認識和更嚴謹的對策。在資本效益的誘惑下,必須警惕資安風險、市場操控的可能,以及可能出現的監管挑戰。
👉 查看實時質押工具
常見問題
什麼是以太坊再質押?
以太坊再質押是指將已經在以太坊網絡上質押的 ETH 再次質押到其他協議中,以獲得額外收益並為其他區塊鏈項目提供安全性的過程。這允許質押資產在多個協議中發揮作用,提高資本效率。
再質押有哪些主要風險?
再質押的主要風險包括額外的削減風險(可能因多個協議的懲罰機制而損失資產)、流動性限制(資產被鎖定時間更長)、中心化風險(可能導致質押權力集中)以及智能合約風險(協議可能存在漏洞)。
原生再質押和流動性再質押有什麼區別?
原生再質押要求至少 32 個 ETH 並且需要直接運行節點,資產保持鎖定在主網上。流動性再質押允許使用少量 ETH 參與,通過流動性質押代幣(LST)保持資產流動性,門檻較低但可能涉及更多協議風險。
EigenLayer 在再質押生態中扮演什麼角色?
EigenLayer 是目前主要的再質押協議,提供平台讓用戶可以將已質押的 ETH 或流動性質押代幣再次質押到各種主動驗證服務(AVS)中,為這些服務提供安全性同時為用戶產生額外收益。
再質押如何影響以太坊網絡安全性?
再質押通過將以太坊的經濟安全性擴展到其他協議,提高了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水平。但同時也可能帶來系統性風險,如果多個協議出現問題,可能對以太坊主網安全性產生連鎖影響。
參與再質押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參與再質押需要考慮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技術理解程度、資金量大小以及對流動性的需求。同時需要仔細評估所選擇再質押協議的安全性、聲譽和獎勵機制,並確保符合當地監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