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加密市场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欧洲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 Bitstamp 于本周四宣布,已成功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颁发的牌照,获准在该国提供数字支付代币服务。这一进展标志着 Bitstamp 在亚太地区的业务扩张迈出关键一步,同时也反映出新加坡在加密资产监管方面的“高门槛”策略。
新加坡牌照的含金量与监管背景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对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审核素以严格著称。此次 Bitstamp 获得的牌照允许其向新加坡居民提供数字支付代币服务,使其成为少数通过 MAS 严格审查的加密企业之一。
今年六月,MAS 曾向所有服务海外客户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发出通牒,要求它们要么取得牌照,要么停止运营。这一指令伴随着严厉的处罚措施,包括可能面临驱逐出境甚至监禁。监管机构明确表示,对于核心业务在海外运营的模型,“通常不会发放许可证”,主要出于反洗钱风险考量以及跨境监管难度的限制。
这一政策使得本地及海外加密企业均面临巨大压力。本周初已是未持牌机构停止运营的最后期限,许多企业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
亚太加密枢纽竞争格局的新变化
Bitstamp 此时获得监管许可,正值新加坡与香港竞争亚洲数字资产中心地位的关键时期。数据显示,新加坡加密业务批准数量同比增长了一倍,MAS 将其“高门槛”监管模式视为市场信任和投资者保护的典范。
然而,尽管新加坡已成为全球 Web3 公司的重要聚集地,本地采用情况却呈现另一番景象。根据 2025 年独立储备加密货币指数的数据,94% 的新加坡人熟悉数字资产,但只有 29% 的人曾经拥有过加密资产。在参与加密货币投资的人群中,比特币仍然是首选,68% 的本地加密资产持有者拥有比特币。
市场基础设施与发展机遇
虽然公众认知与实际使用之间存在差距,新加坡的加密基础设施正在快速发展。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已将新加坡作为区域扩张的战略要地,逐步增强在加密市场的影响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受监管的交易平台至关重要。👉 查看受监管平台的实时服务动态 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同时确保资产安全。
随着监管框架的逐步明确,新加坡市场有望为合规的加密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MAS 的严格标准虽然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但也为长期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
常见问题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对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MAS 要求交易所必须通过严格的反洗钱审查,核心运营需要符合本地监管要求,且不能主要服务于海外客户而忽视本地合规。
Bitstamp 获得牌照后能提供哪些服务?
该牌照允许 Bitstamp 向新加坡居民合法提供数字支付代币服务,包括加密货币的交易和托管等相关业务。
新加坡与香港在加密监管方面有何不同?
新加坡采取“高门槛”策略,注重机构合规和投资者保护;香港则更倾向于逐步放开零售市场,两者都在竞争亚洲加密枢纽地位。
普通投资者如何选择合规交易平台?
投资者应选择已获得 MAS 或其他权威监管机构牌照的平台,查看平台的合规状态和安全措施,避免使用未受监管的服务。
新加坡本地加密资产采用率为何不高?
尽管认知度很高,但由于监管严格、投资门槛较高以及文化因素,实际参与加密投资的新加坡人口比例相对较低。
全球加密企业为何青睐新加坡?
新加坡拥有清晰的监管框架、稳定的政治环境、先进的金融基础设施和战略性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企业拓展亚洲市场的理想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