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开始远离传统银行服务,转而青睐加密资产借贷类产品。对于成熟投资者而言,在持有加密资产博取潜在升值收益的同时获取稳定利息,无疑增强了资产的吸引力与持有意愿。
去中心化借贷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两年前,很少有人能预料到 DeFi 市场能达到如今的规模。
2019 年,DeFi 总锁仓量仅为 200 万美元,而如今已经突破 650 亿美元,增长超万倍。2021 年,NFT 的迅速崛起进一步拓展了去中心化金融的实际应用场景。除 NFT 外,加密借贷这一赛道,也因其与传统金融的高度契合,展现出巨大潜力。
去中心化借贷基于智能合约实现,允许用户出借加密资产以赚取收益。自 2020 年 6 月以来,该市场与 DeFi 同步进入高速发展期。2021 年 3 月 30 日,去中心化借贷市场总借款量创下历史新高,突破 130.1 亿美元。
其中,Compound 以 55 亿美元的借款量位居首位,占比 43.2%。Maker、Venus 和 Aave 等协议竞争日趋激烈,平台数量也从去年初的 2 家增至 10 家,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与传统金融相比,加密借贷仍处于早期阶段。全球借贷市场规模在 2021 年预计达到 6.9 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14.8%。加密借贷虽规模尚小,但因其能突破地域限制、降低交易成本并提升资产流动性,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加密借贷兴起的内在动因
加密借贷市场在 2020 年爆发并非偶然。主要原因包括:
- 比特币等主流加密资产价格回升,投资者寻求更多收益渠道;
- 传统银行利率极低,促使资金转向高收益的加密领域;
- 借贷类产品认知门槛低,易被传统金融用户接受。
此外,越来越多用户不再满足于将资产静态存放在交易所。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都意识到闲置加密资产可作为优质抵押品,用于出借生息或杠杆操作。在牛市环境中,借贷需求尤其旺盛,用户通过借入资产放大投资收益,也进一步推动市场扩张。
中心化交易所的布局与创新
加密借贷类似于传统市场的质押贷款,具有资产流动性高、变现速度快的特点。借款人无需复杂审核,十分钟内即可完成借款到账,比起房产抵押或信用贷款更为高效。
去中心化协议凭借低门槛、高开放度和市场化利率迅速崛起,迫使主流中心化交易所加快跟进。目前,包括币安、火币和库币在内的平台均已推出相应借贷服务,产品模式趋于一致,但细节各有差异。
主流平台普遍支持全仓与逐仓两种模式:
- 全仓模式:账户内所有资产可用作抵押,借币不受币种限制,资金利用率高;
- 逐仓模式:各仓位独立核算,风险不蔓延,适合多策略用户。
一些平台还推出创新机制,例如库币推出的“闲币赚息”支持用户借出闲置资产赚取利息,或借入资产进行杠杆交易。其“智能出借”功能支持参数自定义,系统按最优利率自动挂单,甚至可实现复利收益,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与资金效率。
为控制风险,主流平台多采用超额抵押机制。借入方需提供足额保证金,保障出借人的本金与利息安全。
为什么中心化平台仍占主导?
尽管去中心化借贷增长迅速,但目前中心化交易所仍占据近 90% 的市场份额,是绝对的主力。其原因主要包括:
风控机制更完善
中心化平台可实施用户身份验证与信用评估,降低匿名带来的违约风险。部分交易所还通过尽职调查进一步强化风控。
用户需求差异明显
中心化借贷用户多出于交易需求,如杠杆操作和流动性管理,债务承担意愿较高。而去中心化平台当前以流动性挖矿和治理代币激励为主,且多数不支持法币借贷,因而实际借贷规模仍有限。
常见问题
什么是加密借贷?
加密借贷是指用户通过借贷平台出借或借入加密资产的行为。出借人赚取利息,借入人支付利息,通常需提供抵押资产。
加密借贷有哪些风险?
主要风险包括抵押资产价格波动可能导致清算,以及智能合约漏洞或平台安全问题。选择可靠平台和适度抵押率是关键。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借贷有何区别?
中心化平台由交易所运营,需身份认证,风控较强;去中心化协议依托智能合约,匿名操作,利率由市场决定,灵活性更高。
如何选择借贷平台?
应综合考虑平台信誉、抵押率要求、利率水平、资金流动性和风控机制。建议从主流平台开始尝试。
借贷利息如何计算?
通常按日计息,根据市场供需浮动。借出方可设置利率下限,借入方需关注综合资金成本。
是否需要缴税?
不同地区对加密借贷收益的税务规定不一,建议咨询专业税务机构以确保合规。
总结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转向加密借贷服务,传统银行的吸引力逐渐减弱。持有加密资产并同时获取利息,成为投资者提升资产效用的理想选择。
随着中心化交易所不断推出更创新、更安全的金融产品,加密借贷市场有望吸引更多新增用户。其规模是否会突破千亿甚至万亿美元,让我们共同关注。